风险雷达

绿电大爆发,我会错过未来15年万亿新风口吗?

2022-03-31 14:27

最近一段时间不同人群对经济未来预期的反应特别魔幻,一部分年龄偏大的人群讨论房地产过去的辉煌,感叹经济陷入萧条;另一部分年龄偏小的人群激情盎然的讨论web3.0未来愿景,为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机会而兴奋。

两拨人都在自己的世界狂欢,一边是缅怀过去,一边是向往未来。

Web3.0无疑是区块链技术发展路径下的价值互联网,但并非是唯一的未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工业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正在共同孕育出全新的未来。

这些新技术每一个分支都有庞大且复杂的细分领域。

1、为什么绿电是新风口?

90年代初,国内宏观经济经受一轮市场化考验,很多媒体已经遗忘了1996年之前的中国经济潜藏多少危机。

1988年在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建议下中国实行“价格闯关”的策略,取消集中定价,短时间改为市场自由定价,市场上商品价格急剧上升,引发国内各大城市出现一轮商品抢购潮,街面上的小型商店和市中心的商场被抢购一空,大量商品在居民家中囤积,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也使得市场经济陷入一段时间的混乱,同时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在许多特定场景下有一定正确性,但是中国市场也有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出来的特殊性,当时的中国不是一个资源导向型的市场,也不是一个高科技产品主导的市场,更不是金融为主流力量的市场。

90年代初的中国是一个农村和城镇存在大量低成本年轻劳动力,拥有一部分重工业,少量轻工业,大量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当时美国正在向第三世界转移制造业,加强金融业的发展。

依据当年的现实环境国内经济做出调整,一方面吸引外资接收发达国家的初级制造业产业转移,一方面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变成工人,就地鼓励建设工厂,完成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本土转型。

1、2线城市在当时则表现为吸引更多外资建设汽车工厂、外贸公司等。

这些在当时发生的风口,也是很多年后,大部分人总结过去时才发现的变化,在当时大部分人不清楚正在发生什么,具体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节点身处其中的人也不知道。

1995年,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在女创始人张树新的主导下开启了互联网时代,并在北京树立了户外广告牌“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接下来,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相继成立,2002年美股网易暴跌,存在退市风险,对网易的盈利模式和行业发展趋势存在很强信心的经营和投资领域教父段永平大规模买入网易并持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年后段永平对这段经历表示没有想到网易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

2000年左右,阿里、腾讯、百度切入市场,分别向市场展示电子商务、网络社交、搜索引擎三种方向的未来。

2011年,小米、华为开始向移动互联网进军,多年后拼多多、马蜂窝、小红书等深耕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搭上互联网的末班车。

每一个时代,只有站在风口,才能赶上经济上升通道。

个人努力尤其重要,但选择正确的方向,捕捉趋势的发展更加重要。

总结产业机构转型和发展,会发现每一个新行业发展成熟时,在很多年前已经有爆发式发展的趋势,但大多数人对此漠不关心,比如在2005年互联网发展成熟之际,早在10年前的1995年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瀛海威已经上线并试图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今天的时代,已经有多个行业像当初的瀛海威开启了行业的早期发展阶段,生物医药领域恒瑞医药、药明康德、中国医药等企业已经在全面转向创新药并面向国际市场艰难转型中;

区块链领域币安、欧易、火币等总部在北京、深圳、新加坡的中国企业在最近5年面向国际市场展开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探索,将移动互联网推进至“价值互联网”,也是Web3.0 产业链的前奏。

2018年特斯拉进入中国上海,实际上早在2005年左右,特斯拉、比亚迪已经成立,并从一开始就在探索新能源汽车方向,2014蔚来汽车姗姗来迟,很快在家庭用户中获得支持。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分别占据国内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市场,主流用户分别为年轻时尚群体、年轻且追求性价比的群体、具备一定社会地位的中年群体。

工业机器人和家庭服务机器人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在10年内,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发展到和美国同水平的地步,位于产业升级最前沿的制造业企业逐步引入工业机器人,做的比较好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以汇川技术、埃斯顿为主。

家庭服务机器人以扫地机器人、擦窗户机器人为主的产品流入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实际购买用户以年轻女性为主。在国内处于技术和市场前沿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企业以科沃斯、云鲸智能为主导力量。

最近一段时间的互联网公司“毕业潮”实际上已经持续了4年,2018年房地产市场触顶,资本圈退场,流量红利消失,互联网精神坠崖,互联网企业缩减团队成员或者倒闭进程就已经开始。

目前全球市场和生存环境面对的最大的危机并不是流动性危机,而是石油枯竭和气候危机,假设石油真的枯竭,或者石油价格持续飞涨,作为非常依赖石油的现代工业会遭遇成本上升,供应链备受资金压力。

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危机让所有国家面对共同的生存压力,碳中和成为所有地区不得不长期执行的目标,在这两种危机之下,绿色能源孕育而生。

绿色电能是工业的基础之一,也是新基建。

德国提出的工业4.0和市场需求变化将绿色能源推到最重要位置之一。

市场上经常有可控核聚变的呼声,如果可控核聚变持续发电成功,那么现阶段的工业和家庭用电都将近乎于免费用电,航天、星际采矿、地月运输等行业将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现在可控核聚变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通过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做到持续放电1056秒,距离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成熟的时间完全未知。

在可控核聚变出现之前,只能考虑着重发展光伏、生物发电、风能、聚光塔、地热能、氢能产业,其中,光伏和风能目前发展的比较成熟。

隆基股份的创始人李振国在媒体上表示,光伏可能仅仅是一种过渡性能源,未来有可能逐步过渡到氢能源为工业和家庭供电。

目前隆基股份有一部分产能是在为氢能源的初级研发阶段服务。

最近3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上光伏、风能发电,在2015年以后,风能、光伏、生物质能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已经到了可以替换煤炭发电的价格,2019年以后,在戈壁滩庞大的聚光塔光伏发电的成本同样下降到可以替换煤炭发电的价格。

国内的绿色能源已经发展10多年,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协鑫能科、三峡能源等绿电企业的产能和业务量已经处在全球前列,远超西方市场的同类企业,欧洲、美国、中东的许多绿能项目也有中国的绿色能源企业参与设计、建设、维护。

一个全新的万亿市场冉冉升起,中国的绿能企业已经从研发转为向全世界市场出口成品,并在人力成本、太阳能资源、港口资源禀赋高的境外区域投资建厂或研发中心。

由中国绿色能源企业占据高端产业链并拥有定价权的时代正在悄然开启。

全球最好的一批绿色能源企业就在中国,对于资本和普通人来说,绿色能源是未来15年的风口行业。

目前的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性升级的态势和20世纪90年代初非常相似,绿色能源、工业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驱动型行业能够带领我们见证一个更加繁荣的20~30年代。

2、气候危机刺激下的绿色能源

过去20年,气候问题专家频繁向媒体和各国有关部门提醒全球气候正在出现逐渐恶化的趋势,不少专业团队制作海平面上涨后会淹没城市的动图警示舆论。

2005年左右,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些专家的“危言耸听”,不少人对这些观点存有质疑,当年部分国外媒体表示,气候问题专家的预测的真实目的是否是为了限制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或者为少部分生活在纽约和西海岸的巨富们的利益服务。

2020年~2022年,剧烈的台风、酷热的炎夏、急剧降温、海底火山爆发、洪涝灾害等等一系列不太寻常的气候类别自然灾害正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这些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基本上验证了气候问题专家们的计算结果。

各国开始告别温和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人类世”阶段。

在过去数十亿年间,地球有多次出现比现在更加极端的气候变化,对于地球来说这些变化无伤大雅,但是对于人来说,各类气候灾难如果上升到一定阶段,不亚于一场战争对工业的负面影响。

202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流国家提倡的“碳中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普通人可能很难理解“碳中和”的真实意义。

石油、煤炭等等传统能源通过工厂、汽车尾气、电厂向外界排放了太多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重新改变气候生态。

一方面,继续大规模燃烧石油,在一定时间内,石油终将枯竭,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之一,如果一旦枯竭,那么现代工业就有可能短时间急剧萎缩。

一方面,更加剧烈的燃烧石油等物质,会加速温室效应,致使气候快速极端化,最终在我们有生之年看到极端气候毁掉大部分现代工业。

如果到了那种时候,可能什么都晚了,技术大爆炸不一定会在能源枯竭时突然产生,搞不好人类会进入长达10000多年的黑暗中世纪,直到下一个万年的到来,可能才有部分地区产生创新型技术,带动大多数文明继续向前发展。

也许那条时间线上的未来人,不得不进入地下掩体,在地底制造宏大的地下城市,同时能源只属于极少数人能够使用,各国文明程度都在倒退。

这种事情并非不可能发生,2020年的新冠在大多数人的常识中同样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过去数万年中,不少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出现过文明程度倒退的真实案例。

最早一批登陆塔斯马尼亚岛的原始人,带有弓箭等技术,但是在数千年之后,他们遗忘了制作弓箭等同等水平的工艺,倒退回更加原始的时代。

登上各大太平洋岛屿的早期波利尼西亚人已经学会了驾驶船只跨过茫茫大海,也熟悉捕鱼、圈养家畜、种田的技术,但是其中一支部族登上远离附近所有大陆的复活节岛,在岛屿上经历了人口和生产力增长的繁荣期,然后因为缺乏与外界的联系,也缺乏必要的生活资源,同时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人口在文明衰退期大规模减少,生产力水平也在下降,大量祖先更加先进的技术被抛弃。

直到18世纪被荷兰航海家重新发现,他们才开始逐渐接受现代技术。

位于中美洲的玛雅诸城邦在西班牙人登陆美洲前几百年就开始陨落,城市消失,人口锐减,巨型纪念性建筑被遗忘。

他们真实衰落的原因是中美洲的土地由热带雨林被砍伐后被开拓成田地,但是这些田地肥力有限,通常在生长一定作物后,就要经历多年的恢复期,恰好在那个时期,玛雅诸城邦流行血祭,城邦之间爆发频繁的战争,严重的内部冲突和自然资源不足最终导致更多的人抛弃城市和已有的各种技术,并停止创新,文明程度倒退。

如今的人类文明也像深处宇宙中的复活节岛,离附近最近的外星文明有多远是未知数。

如果不维系相对稳定的气候环境,各国确实很难持续性健康发展。

从宏观的视角看,与个体没有关系,但气候极端化最终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和财务状况。

仅仅只是疫情就让部分产业和个人遭遇现金流危机,更别说气候灾难下的工业体系如何正常运转。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绿色能源变成各国不得不加快发展的领域。

目前的绿色能源既有政策基础,也有切实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石油价格猛涨的当下。

前面我们提到的光伏、生物能、地热能、聚光塔、风能、氢能均属于绿色能源。

作为风口的绿色能源产业链被正在发生的气候危机推到聚光灯下,收获更多的资本、技术、政策支持。

全世界的多家银行为绿色能源企业提供更快捷的信贷,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出防范气候危机的金融风险预案。

部分大型企业也加入到防范气候风险的进程中,平安集团计划到2035年,剥离在热煤开采和火力发电项目领域的未上市投资,并退出在煤炭相关营收占比3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股份。

国内的部分国有银行停止所有针对海外新建的煤矿开采项目和火力发电项目的融资。

3、市场需求推动绿色能源

全球市场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可能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火力发电在日本的德国的电力需求中仅占20~30%,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大概有60%的发电量由煤炭燃烧来解决,南非这一比例非常高,达到85%。

风能和电能在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发展良好,已经将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

如果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用绿色能源为工业和居民用电,中国的绿色能源企业可能会继续大规模扩张。

以晶科能源为例,2015年晶科能源在马来西亚槟城开设工厂,尽可能使用当地的低劳动成本和港口优势,到2021年,该工厂6吉瓦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年产值10亿美元。约6500名员工,大多数员工为马来西亚人。

接着,晶科能源投入5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其融资3000万美元,晶科能源在槟城设立从事研发、测试、试用的研发中心,包含300多个员工。

2021年晶科能源另投资5亿美元,于越南开设新工厂,建设7吉瓦单晶硅锭和硅片制造,布局海外供应链上游业务,为晶科能源的海外电池和组件工厂供货。

晶科能源并非个例,不少国内绿色能源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市场。

位于迪拜沙漠地带有一个聚光塔和光伏混合的项目,名为Boor Energy I (挪尔能量1号),投资高达45亿美元,能量层级在950兆瓦。

中国的丝路基金持有该项目的24%股份,中国电气集团是该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商。

丝路基金还收购了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可再生能源控股公司49%的股份,收购后将在南非、摩洛哥、阿联酋、约旦和埃及拥有1668兆瓦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资产

聚光太阳能发电站是一个新的趋势,可以根据起蓄热能力,不分昼夜的进行电力调度,帮助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发电比例,全球装机量不到1%,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位于南美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为了在2035年前达成7000辆公交车实现电气化,并保持成本与燃油持平。

为了吸引资本,智利方面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私营车辆所有人向运营商提供车辆,租金由政府支付,生产商负责车队维护,确保车辆正常使用。

这种融资结构帮助贷款人规避技术风险、需求风险、私人运营商信贷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提供1.295亿美元的绿色融资,为圣地亚哥采购433辆电动公交车,并配备充电设备。公交由比亚迪生产,由私人运营商Metbus运营。比亚迪负责部分部件的长期维护,比如电池组和传动系统。

根据机构的数据,全球有60万辆电动公交车,98%在中国。

国内同样存在使用绿色能源的案例,在中国苏州,清洁能源占苏州工业园区能源消耗的75%,分布式清洁能源微型电网为园区提供了10%的能源。

苏州工业园区统一建设了多个有机垃圾处理厂,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沼气和生物柴油,实现了对废热、废水、生物垃圾和工业淤渣的最大化再利用。每年抵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8000吨,大约94%的工业废水得到了再利用。

从市场需求的视角看,绿色能源已经到了全世界都急需的地步。

绿色能源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

  • 1)项目单位建造成本;
  • 2)上网电价与市场化电量比例;
  • 3)企业成本管控能力;
  • 4)机组运行年限;
  • 5)项目建造融资成本;
  • 6)项目所在地域风光资源禀赋等。

根据以上6点可以更加系统性的简单考察新能源企业的运营情况。

专业的风险控制人员如果想看绿色能源行业具体企业的风控,可以试着用AI风控平台RiskRaider风险雷达查看,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企业“晶科能源”,迅速了解它的风险状况,AI对其的评级是“一般预警”,仅开庭公开比较需要关注,其他方面比较安全。

对于绿色能源领域,大家可能还有更多需要深挖的真相。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步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未来吧,相信绿色能源领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超过想象的价值。

服务热线

021-68580928

风险雷达微信二维码

风险雷达公众号

姓名*
手机*
公司*
职务
邮箱